2018-12-04 10:26 来源 : 
打印 | 字号:

和龙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和政办发〔201859

 

 

和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和龙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和龙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和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1129

 

 

和龙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十三五时期关于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发〔201741号),进一步提高全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吉林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吉政办发〔201762)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期间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发生了雪灾、风灾、低温冷害、洪涝、台风、风雹、旱灾等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累计6494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558.3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32633.6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6623.6公顷,农业经济损失累计达20304.93万元。重建水毁房屋128户和危房改造35户,投入资金528万。贯彻救灾救济政策,及时做好灾荒救济工作,确保农村灾民困难户安全度荒。累计下拨救灾救济款925万元,发放救济粮食1867.85吨,救济灾民累计64013面对严峻灾害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来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抓学抓好,高效有序地开展抗了灾救灾工作,通过强化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我市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得到增强,抗灾工程设施得到强化,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明显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完善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完善了部门间横向联动机制、系统内上下策应机制和社会共同参与体系。我市已经形成了民政、气象、水利、农业、国土、林业、交通、住建、地震、通讯、电力等涉灾相关部门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灾情会商机制以及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分担机制。我市在防灾减灾和救灾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预警信息共享、部门救援先行、灾害救助跟进、灾后重建资源整合四个基本模块,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工作有序开展。民政、气象、水利、农业、国土、林业、交通、住建、地震、通讯、电力等涉灾部门在灾害面前坚持一盘棋,坚持按预案分工做到系统内上下策应,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过程中,上下在灾情管理、救援救助、恢复重建各个环节中步调一致,多次成功应对了各级应急响应。

2.建立健全了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了重点涉灾部门参加的灾情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民政、气象、水利、农业、国土、林业、交通、住建、地震、通讯、电力等方面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自然灾害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建成了图们江、海兰江、峰蜜河干流等流域雨水情自动测报和大中型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农村危房改造、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和避灾移民搬迁等重点防灾减灾工程有序推进。

3.提升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支撑能力。积极推进我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工程,基层救灾装备得到完善,实施政策性农房保险工作,引导、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深入开展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建立了避难场所,绘制了疏散路线图,确立了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夯实了基础支撑能力。

4.强化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保障措施。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坚持常年组织开展针对性演练活动,提升涉灾部门的应急实战能力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民政、气象、水利、农业、国土、林业、交通、住建、地震、通讯、电力等涉灾部门,应对特定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能力有效提升,自然灾害预警监测体系基本形成,信息发布等进一步完善。不断强化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健全了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落实了救灾资金本级配套机制,各级灾情管理系统运行顺畅。

5.有效推进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结合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及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演练活动,建立了主要涉灾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宣传联动机制、落实经常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工作长效机制、中小学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长效机制,切实加大了厂矿、企业、学校及基层社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广大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普遍增强。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

十三五 时期是我市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关键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将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1.灾情形势复杂多变。受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和经济社会因素耦合影响,我市自然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自然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有所增加。

2.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依然薄弱。重救灾轻减灾思想还比较普遍,抵御灾害能力仍然薄弱。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完全适应,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性立法及相关规定滞后,能力建设存在短板,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宣传教育还有待深入。 

3.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加快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作为防灾减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通过减轻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统筹推进灾害管理各方面、各环节工作。

依法应对,依靠科技。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合力。

()规划目标

1.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理顺灾害管理体制,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政府统一管理。建立完善各级减灾委员会牵头,民政、农业、水利、国土、气象、地震、林业、交通、住建、通讯、电力等涉灾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市减灾委员会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强化部门沟通配合,优化整合救灾应急指挥资源,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2.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保证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救助,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及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教育普及,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基本建成主要江河防洪减灾体系,提高重点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防洪能力,城市防洪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重点低洼区域和粮食主产区域排涝标准得到提高,重要区域、粮食主产区域的抗旱能力逐步提高。

3.减少灾害损失。减少自然灾害对重要基础设施的损坏,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中断。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三、主要任务

    ()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减灾委综合协调、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的灾害管理体制,加强减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防群测机制,完善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完善信息共享、灾情评估、政策咨询等工作机制。建立军地协同联动、救援力量调配、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联动机制。建立灾后救助、灾害损失评估、恢复重建规划编制与实施等长效机制。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生活保障、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补偿等机制。

()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

加强民政、气象、水利、农业、国土、地震、林业、交通、住建、通讯、电力等灾害监测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共享、协调协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

()加强灾害工程防范防御能力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风防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疫病疫源防控等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目标,严格执行城乡建筑物的灾害防御标准,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重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

()加强区域和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城乡交通、通信、电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全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镇、村(居)委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有效利用学校、公园、文化体育场馆等场所,建设或改造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城乡综合防灾减灾新模式。推动制定家庭防灾减灾与应急物资储备指南或标准,鼓励和支持以家庭为单元储备应急救灾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加强救灾技术装备建设,提升救灾工作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推动建立军民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加快救灾物资储备建设,支持多灾易灾镇(街道)建设救灾物资储备点,形成覆盖全市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镇(街道)具体负责,灾区群众互助自救,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机制。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和节能节材环保技术,加大恢复重建住房质量监督和监管力度。

()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统筹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科技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减灾委专家组的决策咨询作用,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建立科技支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应用推广力度,努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着力提升防灾减灾工作的科技含量。

() 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

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助政策,建立动员协调机制,建立服务平台。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使用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拓宽农业保险、农房保险、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等险种的覆盖范围,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和再保险制度。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事项,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灾害治理,培育和加强市场主体参与灾害治理能力,提升灾害治理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强化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部门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建立完善政府部门、企业、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日()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结合领导干部、城乡群众、中小学生等宣传对象的需求和特点,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应急演练实效

四、重大项目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信息平台建设工程

建设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相互衔接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综合信息平台。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信息平台要建立包括全市人口、经济、居民区、道路交通等信息的综合基础信息数据库。要实现救灾物资、灾害信息员资源、应急避难场所、灾情信息、综合基础信息查询统计等综合业务功能。

(二)防汛抗旱建设工程

建设松月水库二期项目工程,明岩水利枢纽工程,柳洞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图们江干流南评段防洪工程,海兰江干流官地段防洪工程,实施蜂蜜河、柳洞河、古洞河、福洞河、红旗河、东南沟等流域治理和山洪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等联合运用,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综合防洪体系。

开展机水洞、福洞、明南、玉石、三水评等中小型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保障城镇农村饮水安全及抗旱;规划地下水井引提水工程若干处,保障发生干旱和特大干旱时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和基本口粮田及作物生长关键期的用水。

(三)气象防灾减灾预警建设工程

加快气象监测信息处理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的自动气象监测网络,实现对各镇、重点区域主要气象要素的全时段监测,强化与省、州气象信息中心的网络对接,实时调取全市境内雷达回波、闪电定位、卫星云图、土壤水分等气象探测资料,构建全方位多视角的气象监测预警业务体系;构建数字化精细预报业务系统,通过引进、开发与消化吸收,完善精细化预报产品制作,建立起一个适合本市的中小尺度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进一步完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功能,加强对微信、短信、电子邮件、镇气象工作站、村屯气象信息员等发布方式的整合应用,建立权威、畅通、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设,引进新型智能化作业装备,开展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标准化改造,加强作业人员队伍培训管理,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在防雹减灾、抗旱增雨、森防灭火、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等方面作业能力。

()防震减灾建设工程

区域测震虚拟台网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设与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可视互通的区域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当较大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实现震后灾情速报、灾害评估、辅助决策、调度指挥等功能,为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防震减灾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完善优化市地震观测台站,实现至少1个台站的目标,提高地震监测台网的密度。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实施防震减灾示范工程,提高震害防御能力。逐步建立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推进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和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建设,提升市应急响应能力。建立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系统,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五)城市排水防捞工程

加快城区地下雨水管网工程建设。实施人民大街、文化路、海兰路、同心路、颖文街、青山街等延长段城区小街小巷进行地下雨水管网改造工程和城郊新元河流域治理。加强雨水收集率及通过率,基本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基本运转正常,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城市蓄滞雨洪和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力争全市均达到国家城市防洪排涝标准。

(六)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工程

强化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依托市医院、中医院建设两个紧急医疗救助中心,强化多通道救援能力建设。组建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充分准备药品、血液、医疗器械和各类防护用品、消杀药械、诊断试剂、季节性疫苗、检测设备等物资物品储备,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物资保障,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减轻突发事件对公众健康带来危害。

()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新建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头道镇、南坪镇、崇善镇救灾物资储备站,增加储备救灾物资品种、数量。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机制,开展协议储备、企业代储、生产能力储备和应急救灾物资运输预案等多元化储备调运方式,基本建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品种齐全、数量充足、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救灾物资运抵灾区。

    ()应急避难场所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程

充分利用城镇中心区域人员密集区的较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运动场等场所,建设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较长时间避难和集中性救援、承担应急指挥和避难救援中心作用的城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在农村地区, 以头道镇、八家子镇、南坪镇为中心,依托现有设施,建立灾害避难场所,满足灾害高风险区居民对灾害应急避险救援和较长时间避难的需求。

建立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体系,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和应急功能,加强应急避难救助物资和救助装备配置,定期开展应急避难宣传教育和应急避难演练。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科普工程

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开展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加强各部门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育和培训。

在市展览馆和三个社区建立集宣传教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影像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基地,为公众免费提供体验式、参与式的防灾减灾知识文化服务,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政府主导,强化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建立减灾委员会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行业实际,按照规划要求,优化、整合各类减灾资源,抓好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全面推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市场资金、捐助资金、公益基金等的作用。加强对多灾易灾镇(街道)地区的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研究探索通过多元化机制实现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经济补偿与损失转移分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建立稳定、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提升队伍素质。要加强防灾减灾人才培养,扩充人才队伍数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形成以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镇(村)、街道(社区)灾害管理者和灾害信息员为基础力量,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体系,实现队伍健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制度完善、效能显著的总要求。

 

关联文件:《和龙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