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和龙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2406013617931D/2023-14188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总体办理情况 ; 公示
发文机关: 和龙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标      题: 对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3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索  引 号: 11222406013617931D/2023-14188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总体办理情况 ; 公示
发文机关: 和龙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标      题: 对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3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30日
对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63号提案的答复
 
公方民、金松哲、宋波委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整合合并村“三资”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合并村“三资”管理情况
  2002年,我市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关于精简村组干部、减少开支和方便管理的要求,开展了村组合并工作。将一些相邻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合并到较大的自然村,由原有162个行政村,合并成76个行政村。其中,有21个行政村因地理位置等原因未涉及合并,55个村为合并村。2003年行政村合并完成后,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吉林省村级财务会计代理制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2002〕53号)文件要求,由原来“村账村管”改为“村账镇管”,农村财务由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代管,各村设一名报账员,实行报账制。村账镇管初期,按照《实施意见》中“核算主体不变、资产所有权性质不变、代理不越权”的原则,保留合并前的自然村财务会计核算主体,单独设立会计账簿,实行独立核算。2006年前后,全市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为方便操作,减少工作量,开始实行并账核算,将按原村单独设立的会计账簿,改成按合并村设立一本账簿。目前,全市8个镇76个行政村中,龙城、崇善两镇的20个合并村有并村未并账的情况,其他35个合并村已实现了并账管理。未并账管理的村主要原因是合并前各村资源禀赋和资金存量相差较大,村民对并账管理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二、农村“三资”管理的做法
  (一)清理核实,摸清“三资”底数。利用农村“三资”清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村干部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对农村资源、资产、资金进行摸底、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农村“三资”底数,全面清理账户、债权债务、固定资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建立健全“三资”台账,定期进行公开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二)完善制度,实行长效管理。在农村“三资”清查的基础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把农村“三资”管理置于规范的操作程序之中,以制度规范行为;加强村级“三资”事项审计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农村“三资”安全动迁及保值增值。
  (三)加强管理,规范“三资”管理。一是强化村务公开,村务特别是财务根据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完善公开内容和程序,确保公开实效;二是加强民主管理,对村集体收支、集体资源资产处置、工程项目等重大事务和农村土地、农村低保等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实施;三是村级重大支出、资源资产流转交易进行吉林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公开交易;四是开展村干部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督管理。
  三、下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打算
  (一)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根据所辖村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民俗文化等特征,逐镇村制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规划。
  (二)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全面摸清查实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状况,坚持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大力开展产业带动、资源开发、资产盘活、资本运营、股份合作、土地经营、服务创收、乡村旅游等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保证各村至少有1个独立发展的实体产业项目。
  (三)突出产业发展带动。依托和龙优势资源,围绕桑黄、人参、灵芝、大米、冷水鱼等主导产业,建项目、建基地、建品牌。围绕辣白菜、米酒、松子、蜂蜜等特色产品,提高“有机米、绿色鱼、生态肉、道地药材”特色品牌影响力。加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大力推进领办创办模式。坚持村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负责人,量化、盘活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合作,推动村集体和村民群众控股。
  (五)高效利用农村“三资”。利用吉林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农村建设项目招标、货物和服务采购进入市场公开交易。开展农村“四荒”地等集体资源型资产实行有偿使用。
 
和龙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30日